【張X老師】專屬你的量身定制--小班教學的個性化輔導

來源: 新王牌

人們常說“亦師亦友”,教師和學生,是師生的關系,老師的教和學生的學;是朋友的關系,相互尊重,相互信任,相互聆聽;是合作伙伴的關系,希望雙方都能夠達到“利益”的最大化。尤其是在個性化的教學中,教師和學生的關系可謂更加密切,學生對老師更多時候是像朋友之間,不會像對待學校老師更加畏懼

教師是什么?“學高為師,德高為范”。教師職業的確是一項非常特殊的職業,選擇這項職業,意味著教師的眾多放棄和傾其精力的奉獻。當然其所收獲的成就感也是其他任何職業所無法達到的。沒有師生之間的相互理解和相互信任,老師的教學便更難以收效。那么,怎樣才能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呢?我覺得要做到如下三點

一、建立好的第一印象真是很重要

第一印象是中學生對老師的第一次最深刻、最清晰的直觀感覺,它將長時間地鐫刻在學生的心目中。每一個學生,無論是優秀生還是后進生,對一個新的集體、新的老師都會產生某種渴望,渴望得到老師的關注和理解,渴望自己在新的集體中能占有滿意的“角色”。因此,老師給學生的第一印象如何,能否點燃他們心靈深處的希望之火,將對學生的成長和以后的學習產生重要的影響

初三班上有個徐同學,學生的情況是,比較厭學,考試基本倒數,經常不及格,對老師比較挑,轉到這個班里是因為不太喜歡之前班級的氛圍,覺得比較枯燥,孩子數學成績在班里算比較差的,對數學不是很感興趣

針對這種情況,第一次上課的時候,特地準備了幾個有趣的問題,開始上課的時候,設置的題目都是比較基礎的幾何圖形問題,孩子不愿意寫過程,那就讓他把思路先說出來,然后把主要的證明過程寫下來

在做題的時候,發現這個孩子的思維轉的還是比較快的,尤其在做幾何證明題的時候,圖形中線段的關系,孩子很快就能夠找到。因為題目比較基礎,孩子覺得比他們學校的題目要簡單,自己也能夠做出來,上課的時候還是比較積極的,中間休息的時候,又問了他們一些有趣的問題,他們的興趣被調到起來,一節課上下來,比較順暢,感覺不錯

后面平時測的時候,120分的試卷,孩子考了100分,這個分數對于他自己來說,已經很不容易了。 徐同學后面的課程之所以會比較配合,是因為第一次課的時候,孩子已經認可了你,已經從心底里接受了你,這個時候,再去跟他布置學習方面的任務,他會欣然接受

“興趣是最好的老師”,但是當一個孩子沒有興趣的時候,怎么辦呢,當孩子不喜歡這門學科的時候,那么就只能先讓這個孩子喜歡上教這門學科的老師。他喜歡上你了,才會去喜歡你的課,你對他說的一些建議,才能夠被他聽得進去,漸漸的影響他

二、了解學生,給予尊重和信任

美國國心理學家威廉·詹姆斯說:“人性最深刻的原則就是希望別人對自己加以賞識。”每位學生都希望自己的成績與優點得到教師的認可與尊重。尤其是成績差的學生,更注重教師的夸獎,教師要善于發現學生身上的優點和閃光點,并及時表示欣賞之意。作為教師,不要吝嗇贊美的語言,它會給學生帶來極大鼓舞

三、和學生保持“有度”的朋友關系

心理學中這樣一個現象:兩只困倦的刺猬由于寒冷而擁抱在一起,可怎么也睡不舒服,因為各自身上都長著刺,緊挨在一起,反而無法睡的安寧。幾經折騰,兩只刺猬拉開距離,盡管外面寒風呼呼,可它們卻睡的甜呼呼的

這個就是稱之“刺猬”法則。“刺猬”法則就是人際交往中的“心理距離效應”。任何一位教師在教學中,只有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,才能使學生聽課認真、學習踏實,才能更好地把握學生。老師要管理好學生,應該和學生保持親密關系,但是這是“親密有間”的關系,也就是說做朋友也要有度,不能喪失自己的原則,恩威并重

了解你的學生,關愛你的學生,信任你的學生,讓學生真正感受到你對他的用心良苦,走進學生的內心中去,嚴格要求學生,堅持自己的風格,才能走的更長,走的更遠

【上一篇】未來到底是怎樣的呢?

【下一篇】

人人看黄色全部网站